NY∕T 3006-2016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(农业)

ID

A5148818D9664DCFB8A0BE43C6EE1ECB

文件大小(MB)

0.47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1-12-2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,B 16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 /T 3006-2016,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诊断与,防治技术规程,Code of practice for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Corynespora leaf fall,disease in rubber tree,2016-11-0↑发布2017 -04-01 实施,:②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目。吕,本标准按照GB/ T 1. 1-2 0 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,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,NY/ T 3006-2016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 黄贵修、刘先宝、李博勋、蔡吉苗、时涛、李超萍、陈奕鹏、王树明,I,NY/ T 3006-2016,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树(Hevea brasiLiensi:、)棒子包霉落叶病的术语和定义、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措施,本标准适用于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的诊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,3. 1,橡胶,由多主,4 诊断,林的不同品种,落叶病的典型,二步确诊,4. 2. 1 仪器设备,高倍生物学显微镜,4. 2. 2 试剂配制,甘油乳酸制剂配比为乳酸:,4. 2. 3 样品处理,~,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叶,林以及割胶,橡胶树棒抱霉,回实验室做进,镜检样品要求新鲜: 当天能够检测的样品,装袋,封好,带到实验室检测;当天不能检测的新鲜样品,则进行保湿处理,装袋后保存,保存时间为3 d~4 d ,4. 2. 4 镜检方法,采用粘贴法检视,即:将小段透明胶带贴在叶片上病斑正面的病健交接处,真菌即粘在胶带上,将胶,带取下放在载玻片上的1 滴甘油乳酸中,上面再加l 滴甘油乳酸,加盖玻片观察,4. 2. 5 病原菌鉴别特征,橡胶树棒抱霉落叶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见附录C ,4. 2.6 样品检测后处理,NY / 1' 3006-2016,用于棒抱霉落叶病实验室检测的样品应集中烧毁,用具在完成镜检后应进行灭菌处理,4. 3 结果要IJ 定,4. 3. 1 田间观察结果与附录B 的典型症状相符,判定为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,4. 3. 2 疑似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附录C 特征相符,判定为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,4. 4 诊断报告,参照附录D 填写诊断报告,5 防治,5. 1 防治原则,贯彻"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"的方针,以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预测、预报为指导,综合考虑影响病害发,生的各种因素,实现对病害的安全和有效控制。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按GB 4285 和GB/ T 8321 中的规,定执行,5. 2 防治措施,5.2. 1 检疫防治,严格禁止发病区的橡胶种苗、橡胶树加工产品和土壤进入非发病区。对病区病株残体进行处理和,集中烧毁,并对病情进行严密监测,防止病害的传播与蔓延,5. 2. 2 农业防治,5.2. 2.1 建立无病种苗培育基地,在无病区建立苗圃,苗床设计要方便喷药作业,5.2. 2. 2 加强田间管理,田间管理按NY / T 22 1 的规定执行,清除发病率达6 0% 的苗圃病株;幼龄胶园,拔除2 年以下所有,染病植株,处理所有叶片和枝条,5.2. 2. 3 选种抗病品种,对2 年~3 年的易感病品种选用I AN873 、云研277 - 5 、热研7 - 33 - 97 等耐病或抗病品种/ 品系重,新芽接,5. 2. 3 化学防治,防治药剂、剂型、剂量,施药方法、时机等见附录E ,2,NY / T 3006-2016,附录A,(资料性附录),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的田间症状特征,橡胶树嫩叶和老叶均能被侵染. 受害叶片上产生的症状随叶龄而异,在嫩绿和黄绿色叶片上常产生,褐色小圆形(少数呈现不规则形)坏死病斑,直径1 mm ~8 mm 。病斑中心纸质,边缘深褐色,外围有一,黄色晕圈。严重染病的嫩叶顶端皱缩、变干和脱落。老叶染病,病斑较大,病斑中心纸质、坏死,周围的,叶组织淡褐色或深褐色,严重时导致脱落。有的染病叶片的病斑与其附近的中脉或侧脉相连,导致该处,组织褪色,叶脉变褐,形成本病典型的"鱼骨状"症状. 嫩枝和叶柄受害,出现浅褐色长病斑(见图A. l) ,图A . l 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的田间症状,3,NY/ T 3006-2016,附录B,(规范性附录),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的典型症状,染病叶片的病斑及其附近的中脉或侧脉相连,组织褪色变黄,叶脉变褐,呈现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,典型的"鱼骨状"(见图B.l) ,图?. 1 棒子包霉落叶病典型症状,4,NY/ T 3006-2016,附录C,(规范性附录),棒子包霉落叶病病原菌形态特征,病原菌分生袍子梗单生或数根丛生,直立或弯曲, 不分枝,褐色,光滑。分生于包子顶生, 单生,偶见抱,子成链,倒棍棒状、圆柱状,正直或弯曲,淡褐色,光滑, 2 个~20 个假隔膜,顶端钝圆,基部近截形,脐点,明显(见图c.l) ,图C. l 棒子包霉落叶病病原菌分生袍子梗和分生于包子特征,5,NY/ T 3006-2016,附录D,(资料性附录),诊断报告,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诊断报告见表D. l ,表D .l 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诊断报告,样品类型,(种苗、幼龄树或成龄树),6,NY / T 3006-2016,附录E,(规范性附录),橡胶树棒子包霉落叶病化学防治措施,每年8 月~ ll 月为橡胶树棒抱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, 期间是化学防治……

……